成功公式打造优质课堂,扎实教研收获累累硕果——记我校初中数学教研组工作

“A=X+Y+Z”是爱因斯坦的成功公式:成功=正确方法+艰苦劳动+少说空话。成都高新实验中学初中数学教研组的每位老师都在用实际行动去构建专属的成功公式。

形成新骨架

 汇聚新动能 

成都高新实验中学初中数学组共有14位老师,虽来自天南地北,但对数学“情有独钟”。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和初来乍到的青年教师的组合产生了绝妙的化学反应!优秀教师稳重有进,带领青年教师全面提升。青年教师持续向好,也给全组带来了青春活力。全组人员勤勤恳恳,怀揣着满腔热情,更加坚定教育教学理想,切实加强教学教育能力,扎实推进教育教学事业。

▲成都高新实验中学初中数学教研组组集体照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粗大的树木都是由小树苗长成的,大事是由小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要搭建一个具有稳定坚固的金字塔,首先需要搭建一个坚不可摧的地基。这也彰显了前期准备的重要性。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数学组所有老师认真落实常规工作,用心备课,踏实打造高效课堂,充分利用天天清时段和课间帮助学生解惑答疑,并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

▲初中数学组集体教研备课

▲初三数学组集体备课

▲初二数学组集体备课

▲初一数学组集体备课

展示新风貌

 得到新加强 

在全社会重视“双减”工作的背景下,我校成功课堂课堂的 2.0 的实施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为目标,减轻学生负担为目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为关键,以差异化分层教学的课堂运用为着力点。力争推动教研组通过打造“转转课”教研水平,形成教研组不同课型的课堂范式,提高课堂质量,助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陈双平组长安排各备课组利用周一时间进行课题展示,由初三年级展示专题课,初二年级展示评讲课,初一展示新授课。同时加强备课组研讨,形成相对固定授课模型,最终会把形成的方案转化成案例。

▲初三年级数学老师陈双平专题课现场

▲陈双平老师专题课后集体研讨现场

学无止境,勤则可达;志存高远,恒亦能成。李明英老师打造的综合与实践课程《探索神奇的幻方》,课中学生初步感知并经历用杨辉法、阶梯法构造简单的三阶幻方等活动,获得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性的体验,并激发爱国热忱,及自我挑战的学习热情。

▲李明英老师《神奇的幻方》课堂现场

迈上新台阶

 取得新成效 

所有的惊艳都来自长久的努力!所有的幸运都源自不懈的坚持!通过成都高新实验中学初中数学教研组全体的付出和努力,数学组在2022年3月迎来喜讯。

初中数学组罗娇老师所录制的课例《函数》在成都高新区2021年初中数学课堂实录评比活动中,荣获高新区一等奖。

▲罗娇老师荣誉证书

▲初二年级数学老师罗娇展示课现场

▲初中数学组听课现场

张建老师在成都高新区2021年初中数学课堂实录评比活动中,所录制的课例《黄金分割》荣获二等奖。

▲张建老师荣誉证书

▲初三年级数学老师张建展示课现场

▲初三年级老师为张建老师打磨展示课

陈双平老师和黄加燕老师设计的《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课后作业,以及李明英、何晓青、王颖、罗娇四位老师设计的《一次函数的应用》在成都高新区初中第二届“引航杯”系列评展活动之初中数学学科作业设计中均被评为优秀。

▲数学组获得的荣誉证书

点点滴滴,创造不凡。这个世界不会偏爱任何一个不劳而获的人,当然它也不会辜负任何一个默默努力的人!回顾过去一年的经历深深感到数学组蓬勃发展的战斗精神,全组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很多成绩。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定要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为生活打开一个新局面。

- END -

撰稿:周惠淋

照片:初中数学组

编审:陈双平、党海燕

审批:潘先根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四川成都高新实验中学